朝鮮半島位於歐亞大陸東端,被譽為亞太地區海權力量與陸權力量交匯、抗衡的前沿,同時也是中國周邊安全利益最為敏感的地區之一。當我們回顧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歷史時就會發現,這裡曾無數次被帝國主義者利用,充當侵略中國、威脅中國、遏制中國的跳板。但值得我們慶倖的是,長期以來,朝鮮半島人民願意與中國人民一起,攜手反抗侵略、反抗壓迫,並且在追求平等自由的鬥爭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可以說,曾經悲傷的歷史記憶讓中國不得不對半島局勢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與此同時,“一衣帶水”的深情厚誼也讓中國至始至終對半島和平寄予了誠摯的希望。
近年來,伴隨世界局勢的不斷緊張變化,今天的朝鮮半島已經不再只是中國東北亞近鄰那樣簡單,而是已經成為了事關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優劣的重要因素,以及決定中國未來能否實現穩定發展的關鍵環節。每一次半島局勢的惡化、大國角力的介入,都對中國安全構成了威脅,對中國發展構成了阻礙。艱巨的挑戰轉化成對中國對朝鮮半島外交的嚴峻考驗,從而強烈地激發了研究者的學術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為此,我們將研究出發點鎖定為:通過再現不同時期朝鮮半島局勢變化背景,分析其對中國國家利益產生的不同影響,在總結當時中國政府採取政策的經驗教訓基礎上,完整地提出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的有效建議。本研究鎖定的時間範圍為:從1949年中國建國開始至2019年為止的整七十年。雖然,半島研究的背景複雜、關係交錯、矛盾尖銳,但是本著克服困難、孜孜以求的精神,我們完成了艱苦的探索過程,並且通過深入系統研究,得出了寶貴的經驗。
首先,外部勢力介入是影響地區和平穩定、破壞中國對朝鮮半島關係的重要因素。中國共產黨對於朝鮮半島上的朝鮮、韓國不同政黨實施黨際外交的起始時間點是一致的,都是開始於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過程之中,即上世紀20年代。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合理有度地處理同朝鮮左翼、右翼政黨之間關係,雖然期間有爭論、有批判,但是始終沒有構成鬥爭、對抗、對立、甚至是隔絕的關係。但是,在二戰結束世界進入現代歷史時期以後,由於美蘇大國勢力插手朝鮮半島以及在亞太地區尖銳的戰略角逐,導致中國與朝鮮、韓國之間在建國以後國際關係發展結果大相徑庭。中國同朝鮮韓國建交的時間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中朝建交在1949年而中韓建交則在1992年,期間整整相差了43年。可見,大國介入半島事務不僅直接導致朝鮮民族分裂鬥爭、地區陷入戰爭血腥,同時也割裂了中國與半島民族之間長期建立的友誼和感情。可見,反對外部勢力直接插手朝鮮半島事務,允許其僅可以針對特殊問題做有限外交介入,應該成為中國處理半島外交關係的重要準則。
其次,中朝關係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既不能忽視,又不容放縱。在中國對外關係中,中朝關係是起步最早的外交關係之一,它群眾基礎較好、帶有濃厚傳統色彩,是從黨際關係穩步發展至國際關係的典範,在世界現代史上十分少見。這種關係源於中朝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兩國政府之間的緊密合作、兩國人民之間在困境中的相互支持。毛主席曾經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上染著朝鮮烈士的鮮血”,金日成在送別志願軍戰士時曾說“任何力量也不能破壞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和團結”。但是,90年代爆發的朝核危機讓我們開始對此產生了懷疑。那麼,今天的中朝關係究竟應該如何評價,未來的中朝關係又將走向何方?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領導人相互信任、政府間緊密合作、人民相互支持是實現中朝關係穩定的三個重要主觀變數,如果其中任何一個變數發生細微變化,都將影響甚至改變中朝關係的總體前進方向。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中朝關係只能通過外交的作用去解決和推動。而外交的“軟實力”,就是通過擴大利用主觀因素發揮作用,積極改變客觀現行條件,實現國際關係的利好發展。因此,在發展中朝關係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在珍視傳統友誼的同時,讓朝鮮政府明確認識到:①中國領導人對朝鮮信任與不信任將對朝鮮產生巨大影響、②中國政府與朝鮮合作與不合作將對朝鮮形成嚴重利害後果、③中國人民對朝鮮支援與不支援將決定朝鮮在國際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方向。總之,安撫與震懾並用的外交形式應長期持續成為中國發展對朝關係的重要內容。
最後,中韓關係被譽為東北亞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係,但它不會成為最堅強的雙邊關係,這是因為它在本質上脆弱、敏感,經不起震撼和考驗。然而,對於研究者和政策決策層來說,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抱怨和指責中而停滯不前,相反我們需要通過積極的探索過程,不斷發掘對中韓關係產生影響的外部因素,在對其進行分類歸納分類的基礎之上,發揮有利因素作用、消除不利因素影響、剔除不良根源的存在基礎,最終實現引導中韓關係持續鞏固發展的目的。通過研究發現,從1992年建交以來,中韓之間在夥伴關係發展速度、貿易關係進展程度、文化交流聯繫廣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種情況不僅在東亞歷史上,甚至在世界國際關係發展史上,都是比較少見的。但與此同時,中韓關係也曾因“朝核問題”、“韓美同盟”、“東北工程”、“薩德問題”等發生過曲折甚至是倒退。那麼,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宣導和平、合作的雙方出現離心與隔閡呢?帶著疑問我們對中韓關係進行了梳理,並且發現中韓兩國人民之間並不存在根本性的對立與敵視,而導致兩國外交出現倒退的主要因素則包括,朝核安全威脅、大國角力、韓國內部保守進步政治鬥爭影響等。我們對這些因素進行了定性,將其歸納為大多屬於客觀因素,而並非是來自主觀的敵視和故意。不可回避的是,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中朝關係甚至包括韓日關係,都對中韓關係產生不同程度影響,情況相對複雜。但是,令我們慶倖的是,長期以來主導中韓關係的主觀因素是好的,中韓兩國有著共同對地區安全的渴望、對經濟合作發展的要求、對文化交流的期待。未來,通過合理的外交方案,以主觀因素優勢克服客觀因素劣勢,應成為中韓外交發展的重要工作。具體來講,就是通過加速推進自貿區建設等經濟合作,切實推動“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中韓關係的紐帶,讓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中韓人民共同意願和歷史責任。
總之,在長達七十年的中國對朝鮮半島外交歷程中,我們既有經驗,又有教訓;既交到了真誠朋友,也戰勝了侵略的敵人。“長期友好相處、平等互利合作”,永遠是中國和平外交的不懈追求,同時也是中國政府對待半島上兩個國家的心願。中國與朝鮮半島的特殊關係決定,參與、引導半島事務發展是中國對戰友和朋友的國際責任,中國將在奉行“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外交方針的基礎上,用“睦鄰、安鄰、富鄰”周邊外交政策,繼續積極推動中國與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發展。
目 錄
前 言 1
學術研究背景介紹 7
一、研究現狀 7
(一)中國國內研究現狀 7
(二)相關國家研究現狀 11
二、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
(一)研究思路 13
(二)研究方法 13
三、研究意義與研究創新 14
(一)研究意義 14
(二)研究創新 15
第一章 建國前中國共產黨與朝鮮半島關係 17
一、中朝兩國人民在獨立鬥爭中結成深厚友誼 18
(一)朝鮮愛國志士進入東北展開抗日鬥爭 18
(二)中國共產黨與朝鮮獨立運動團體關係 31
二、二戰後國際形勢變化與朝鮮半島分裂 40
(一)二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變化 40
(二)美蘇鬥爭與朝鮮半島走向分裂 49
三、解放戰爭與朝鮮支持東北人民戰爭 60
(一)中國人民解放戰爭 60
(二)金日成支持東北人民解放 65
第二章 朝鮮戰爭前中國與朝鮮、韓國關係 73
一、中朝“革命互助”關係形成 74
(一)共同信仰引導下的黨際外交 74
(二)朝鮮共產主義者為中國革命而英勇鬥爭 78
(三)特殊原因影響下中朝黨際外交關係變化 85
(四)中國共產黨與朝鮮勞動黨的黨際外交發展 90
二、中國(國民政府)與韓國之間的關係 99
(一)孫中山與韓國右翼民族革命者的早期聯繫 100
(二)蔣介石與韓國南部右翼政權關係 114
第三章朝鮮戰爭與中朝關係發展 127
一、新中國外交選擇與中朝建交 127
(一)毛澤東的“一邊倒”外交選擇 127
(二)中朝建交及早期外交關係 137
二、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主張和平解決半島政治問題 146
(一)朝鮮戰爭爆發 147
(二)中國主張和平解決朝鮮問題 153
第四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67
一、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 168
(一)美軍仁川登陸 168
(二)志願軍赴朝參戰 172
(三)蘇聯秘密介入 179
(四)上甘嶺戰役慘烈 182
(五)《停戰協定》簽署與中朝人民共慶戰爭勝利 184
二、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友誼 191
(一)志願軍與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 191
(二)志願軍遵守國際約定按時返回祖國 198
(三)朝鮮人民歡送志願軍並給予高度評價 204
三、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對維護新中國安全的偉大意義 210
(一)抗美援朝勝利對維護中國領土安全的意義 211
(二)抗美援朝勝利對維護中國意識形態安全的意義 213
(三)抗美援朝勝利對維護中國外交安全的意義 219
(四)抗美援朝勝利對維護中國領土安全的意義 223
第五章 中朝外交戰略調整與兩國關係發展 225
一、朝鮮戰爭後中國外交戰略調整 226
(一)蘇共二十大與中蘇關係破裂 226
(二)毛澤東對中國外交戰略做出調整 234
二、金日成“主體思想”理論形成及其意義 242
(一)金日成主體思想形成過程 243
(二)金日成主體思想的基本含義 248
(三)金日成主體思想的理論價值和革命實踐意義 253
三、中朝兩黨攜手抵制蘇共霸權 259
(一)蘇共霸權與社會主義陣營分裂 261
(二)中朝兩黨領導人多次互訪商議對策 265
(三)中朝兩黨共同反對蘇共修正主義路線 272
第六章 冷戰後中國與朝鮮半島新型外交關係構建 279
一、冷戰結束中國調整外交戰略 280
(一)冷戰後國際環境變化 280
(二)中國外交戰略方向調整 287
二、中韓建交及早期關係發展 297
(一)中韓突破冷戰對立建立外交關係 297
(二)建交後中韓關係的飛躍發展 307
三、冷戰結束後中朝關係變化 316
(一)中韓建交前中朝關係密切發展 317
(二)中韓建交後中朝關係短期遇冷 325
第七章朝核問題與中國堅持半島和平的外交努力 335
一、朝鮮核力量形成過程 336
(一)金日成決定發展核力量 336
(二)蘇聯為朝核發展提供支援 340
(三)朝鮮核力量迅速增長 345
(四)朝核問題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349
二、朝核危機、六方會談與朝鮮核子試驗 353
(一)第一次朝核危機及危機緩解 354
(二)第二次朝核危機與六方會談機制構建 360
(三)朝鮮四次核子試驗與朝核問題全面升級 365
三、朝核問題本質及中國外交選擇 372
(一)朝鮮發展核武器原因 373
(二)朝核問題的對地區安全的影響 378
(三)朝核問題的本質及中國外交選擇 382
第八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周邊外交與中朝、中韓關係展望 393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外交 394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周邊外交 394
(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及意義 400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提出及深刻內涵 406
二、新時代外交方略指引中朝關係發展 411
(一)金正恩執政後中朝關係變化 412
(二)未來中國處理中朝關係的方略及原則 417
(三)未來中國處理中朝關係的現實方案 423
三、中韓關係的影響因素及未來展望 429
(一)影響中韓關係發展的因素 430
(二)文在寅政府對中國政策及中韓關係未來發展 439
中國對朝鮮半島外交展望 447
參考文獻 455
'오미글로벌 신간소식'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 (0) | 2024.12.26 |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outh Korea's Gaming Industry 2 출간 (인쇄판 7월 15일, 전자책 8월 15일) (0) | 2024.08.15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OUTH KOREA'S GAMING INDUSTRY (6월 1일 출간) (0) | 2020.05.08 |
파이썬 초보 학습자를 위한 4시간에 배우는 파이썬 기초문법 (0) | 2019.11.21 |
중국 무형문화재보호정책과 조선족문화 계승성에 관한 연구 (0) | 2019.10.31 |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