오미글로벌 신간소식

중국 무형문화재보호정책과 조선족문화 계승성에 관한 연구

어도어 2019. 10. 31. 23:59

중국 무형문화재보호정책과 조선족문화 계승성에 관한 연구

 

중국은 2004년 유네스코 ≪ 무형문화유산 보호공약 ≫에 정식으로 가입한 후 무형문화유산을 보호하는 정책체계를 끊임없이 구축하고 완비하였다. 이 책 앞부분에서는 무형문화 유산의 기본개념부터 착수하여 중국 정부 차원의 무형문화재 보호 정책 발전과정 및 맥락을 파악하고, 후반부에는 150여 년 전 조선반도로부터 이주해온 중국 조선족이 중국에 있는 55개 소수민족 중 하나의 신분으로 한(漢)민족의 문화를 수용하면서 조선 민족의 고유한 무형문화 뿌리를 지키기 위해 노력한 과정 및 성과 등을 소개하였다.

 

-목차-

第一章 文化遺產保護概念
第一節 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產生
(一)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出現
(二)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意識形成
第二節 文化遺產保護概念發展
(一)文化遺產損毀原因
(二)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概念發展

第二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探索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產生
(一)日本
(二)韓國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發展
(一)概念確立
(二)概念衍生
(三)概念拓展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確定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定義歸屬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特點

第三章 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發展
第一節 文化軟實力
(一)文化吸引力概念
(二)文化親和力概念
第二節 “文化軟實力”與“文化硬勢力”
(一)軟實力與硬實力的內在區別
(二)軟實力與硬實力的形式差異
(三)軟實力與硬實力的不同價值取向
(四)軟實力與硬實力的不同效果
第三節 中國文化軟實力
(一)中國文化魅力
(二)中國文化軟實力內涵

第四章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律實踐
第一節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概念
(一)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
第二節 國際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制探索
(一)《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
(二)《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
(三)《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

第五章 中國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法律實踐
第一節 新中國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法制探索
第二節 中國少數民族非遺保護基本法規
(一)基本法規
(二)國務院法律相關法律文件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第三節 部級及地方法規
(一)部級法規
(二)地方性法規
第四節 非遺法律保護存在問題
(一)回避民事法律保護問題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銜接問題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的性質的爭議

第六章 中國朝鮮族社會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第一節 “犯禁潛入”的朝鮮移民
第二節 朝鮮移民數量增長與移民集團形成
(一)高壓政策與移民潮
(二)日本殖民掠奪與朝鮮人流亡東北
(三)近代中朝鐵路建設與移民大批湧入
第三節 中國朝鮮族社會形成
(一)日本帝國主義移民計劃
(二)東北朝鮮人民族共同體形成

第七章 中國朝鮮族文化特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節 中國朝鮮族文化特征
(一)朝鮮族文化背景
(二)朝鮮族文化特點
(三)朝鮮族文化價值
第二節 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一)組織開展“非遺”項目申報
(二)強化“非遺”傳承人評選
(三)出台“非遺”傳承保護激勵措施
(四)加大“非遺”保護資金投入力度
(五)加快“非遺”傳承保護基地建設
第三節 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問題
(一)社會文化土壤萎縮
(二)傳承人才斷層危機
(三)傳承保護資金不足

第八章 延邊地區朝鮮族“非遺”保護問題及對策探索
第一節 延邊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
(一)延邊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
(二)延邊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第二節 延邊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就
(一)構建非遺保護傳承體系
(二)傳承人保護初見成效
(三)重點扶持地方文化特色鄉鎮
(四)朝鮮族非遺保護法律發展
第三節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一)立法方向及非遺界定
(二)朝鮮族非遺的保護原則及主體
(三)分類保護與生態保護
(四)非遺工作擔當主體及社會參與
(五)非遺名錄列入條件及傳承人制度
(六)非遺的開發及產業保護
第四節 延邊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一)落實民族政策的重要舉措
(二)保護朝鮮族民族特征的有效手段
(三)豐富朝鮮族日常生活的文化基礎
(四)推動朝鮮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動力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附錄 2 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附錄 3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